医学 ·

生理学知识点归纳-第七章:能量代谢和体温

.能量代谢

1.食物的热价:一克营养物质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热价,脂肪>蛋白质>糖。

2.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

⑴肌肉活动,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;

⑵环境温度,室温20~30度时能量代谢率最低;

⑶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,这是指进食一段时间内,食物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,其中蛋白质食物最明显;

⑷精神活动,交感神经兴奋使产热增加。

二.体温及其调节

1.体温

身体身不得平均温度。

直肠36.9-37.9 口腔:36.7-37.7 腋窝:36.0-37.4

2.体温的生理变动因素

⑴昼夜变化:清晨最低,午后最高,变化范围小于1度;

⑵性别:女性大于男性,月经周期中体温的变化与孕激素的水平有关,排卵日体温最低;

⑶年龄、肌肉活动、环境温度、精神活动等可影响体温。

3.机体的产热和散热

产热器官安静时:肝脏;运动时:骨骼肌。

散热的主要部位:皮肤

散热方式主要有辐射、传导、对流、蒸发。

⑴外界气温低于人体表层温度时通过辐射、传导、对流方式散热;当环境温度》30度时,发汗散热。

⑵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,蒸发散热是唯一的散热途径。

4.体温的中枢调节

⑴温度感受器:分为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;

⑵体温调节中枢:基本中枢在下丘脑;

⑶调定点:在下丘脑的视前区-下丘脑前部有一调定点的部位,它的活动有一定的阈值;

⑷单胺物质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,5-羟色胺升高体温,去甲肾上腺素降低体温。

参与评论